时间: 2024-11-26 16:23:34 | 作者: 硒鼓
1945年9月2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每年的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多个日期曾作为教师节。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线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民间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九一八”纪念日(每年9月18日)是为铭记国耻九一八事变而设立。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烈士纪念日,是指纪念本国英雄的法定纪念日。世界上许多国家有自己法定的烈士纪念日,每年这些国家都要在本国法定纪念日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纪念本国英雄。中国烈士纪念日为每年9月30日。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规定,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白露标志着秋天真正开始,也预示着夏季的结束。白露时节的天气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夏季的酷热已逝去,取而代之的是凉爽宜人的秋凉。人们逐渐穿上轻薄的衣物,享受着凉风拂面的愉悦。同时,白露也是秋季感冒和湿气疾病高发的时候,所以要注意保暖和健康。白露作为中国传统节气的一部分,凝聚了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人们在这个时节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和民俗习惯,如赏月、采药、祭祀等,以表达对大自然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秋分标志着秋季真正开始,也代表着夏天彻底离去。秋分时节,大地的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树叶由绿转黄,然后再逐渐变成金黄、橙红和棕色,给人类带来一幅美丽壮观的秋景。人类能欣赏到枫叶红艳、菊花盛开的景象,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秋分也是一些重要节日和传统活动的时间节点。例如,中秋节通常会在秋分前后举行,人们团聚家庭,赏月、吃月饼,表达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和祝福。此外,许多地区还会举行丰收祭祀仪式,以感谢土地和自然界的滋养之恩。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七条规定:“每年9月5日为‘中华慈善日’。”设定慈善日,有利于每年定期相对集中地开展慈善宣传教育,在全国层面普及慈善法律和法规,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爱心总动员,引导、鼓励人们义行善举,形成浓厚的慈善氛围。“中华慈善日”标志采用党旗国旗的红色,寓意我国慈善事业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发展之路;采用象征和谐美好的圆形,寓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数字“9”和“5”,组成一盏明灯,慈善之光传向八方、照亮世界;红心,既寓意无私奉献的慈爱之心,也寓意慈善事业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为民之心。
慈善可以缓解人道主义危机的最坏影响,是医疗保健、教育、住房和儿童保护公共服务的补充。协助推进文化、科技、体育,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它还促进边缘化和的权利,并在冲突情况下,传播人类的信息。国际慈善日的成立,旨在客观认识并动员全世界人民、非政府组织和利益相关者通过志愿者和慈善活动帮助他人。选择9月5日,是为了纪念在加尔各答逝世的特里萨修女,她在1979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贫穷和苦难是对和平的威胁,献给为克服这一问题而做出的努力。
清洁空气对人的健康和日常生活十分重要,意识到空气污染是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一个环境风险,也是可避免的全球主要死亡和疾病原因之一。空气污染对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影响格外严重,还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目前,国际社会正慢慢地认识到改善空气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减缓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而减缓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努力能改善空气质量。受到国际社会日益关注清洁空气的鼓舞,为强调有必要进一步努力改善空气质量,包括减少空气污染,以保护人类健康,大会决定将9月7日设为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
世界清洁地球日是一个国际性的社会行动,致力于通过影响人类行为模式的改变以应对世界上的陆地失控垃圾以及海洋垃圾问题。这个行动源起于1987年,澳洲人伊恩基南先生驾单人帆船环绕地球时,看到漂浮在海上的垃圾,深深觉得要做一些事。回到悉尼后,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发起了“清洁悉尼港日”。同时,世界清洁地球日也没有一个中心的组织机构,这项活动是在不同国家基层民众的努力之下达成的。世界清洁地球日的参与者主要以志愿者为主,同时非政府组织有时会帮他们影响大众,协调活动,以及筹款。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是每年的9月16日。随人类活动的加剧,地球表面的臭氧层出现了严重的空洞,1974年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罗兰(F.Sherwood Rowland)和穆连(Mario Molina)发现。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蓝天,保护地球生命。1995 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要求所有缔约国按照《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个日子。
国际海滩清洁日是一个全球性的志愿者活动,始于1986年,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全球同步进行。2024年的国际海滩清洁日是9月16日星期六。国际海岸清洁 (ICC)与世界各地的志愿者组织和个人合作,领导和激励人们从世界各地的海滩和水道中清除垃圾。
犀牛曾经分布与于欧洲、亚洲和非洲多地。在二十世纪初,非洲和亚洲约有50万头犀牛。1970年,犀牛的数量下降到7万只;而今天,野外犀牛种群数量仅为2.7万只。近几十年来,由于受持续不断的盗猎活动影响,加之栖息地丧失,很少有犀牛可以在国家公园或保护区之外的地区生存。对于这一物种来说,最主要的威胁便是来自对犀牛角的追求而滋生的偷盗活动,以及栖息地的丧失与碎片化。
据统计,我国听力残疾人约有2057万,居视力残疾、肢残、智残等五大残疾人群数量之首,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67%;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为80万人,每2000万新生儿中就有3万听力损害的婴儿诞生。由于聋人群体往往表面上看起来与普通人无异,导致在真实的生活中经常遭遇不被大众理解的尴尬。他们,在期盼着更广泛的关注。1957年,世界聋人联合会根据欧洲各国聋人组织的倡议,决定1958年9月28日为第一个国际聋人节。
每年的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无车日”最早是由法国发起的,其宗旨是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了解汽车对城市环境能够造成的危害,鼓励人们在市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骑车或步行。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就在1998年9月22日自愿发起在当天弃用私家车,成为了法国第一个“市内无车日”。后来,法国首创的无车日在2000年2月被欧盟纳入环保政策框架内,9月22日亦因而成为“欧洲无车日”、“国际无车日”,此后,这一活动迅速扩展到全球。如今,保护自然环境、倡导绿色出行、发展节能型和新能源汽车慢慢的变成了全球共识。不少国际政要和社会名流也纷纷在不同场合中身体力行倡导环保出行方式。不妨让我们放松心情,少开一天车,骑车慢行,感受生活。
世界狂犬病日(World Rabies Day)为每年的9月28日,是在国际狂犬病控制联盟的倡议下,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共同发起的。通过设立世界狂犬病日,将集合众多的合作者和志愿者,群策群力,尽快使狂犬病成为历史。第一个“世界狂犬病日”是2007年9月28日,各国纷纷开展相应宣传活动,相关的各项活动获得里程碑式的成功,将全球的狂犬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河流是大地的血脉,是人类文明的起源。自2005年,联合国将每年9月的第四个星期日定为世界河流日。于人类而言,河流提供着重要的ECO服务,如电力和能源生产。同时河流也象征着活力、能量、生命、生育和时间等等。埃及人将尼罗河视为沙漠中的生命之流,而中国的黄河则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摇篮”。河流也是不一样文化和精神信仰的永恒象征。在印度教中,印度的河流象征着女神,河水用于日常祭祀、沐浴仪式、净化仪式和祭祀。除此之外,河流同样备受作家和艺术家们的青睐,是文学、音乐等艺术作品中不变的主题。
手机微信扫码
访问微信公众号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