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博APP体育官网登录
◇您现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贝博APP体育官网登录 > 复印机租赁
做实百姓事提升满意度

时间: 2024-05-21 22:48:51 |   作者: 复印机租赁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四平市经济社会建设始终贯穿着这样一个主题。“我们搞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只要心中装着百姓,我们的工作就不会走歪路,工作作风就能够大大改善,就能得到百姓的认可。”四平市委书记刘喜杰说。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品质明显提高,就业状况全面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宜居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在一天天殷实起来的日子里,四平340万百姓满怀希望奔向更加富裕的生活,四平书写出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我们各级政府为老百姓做一点事,老百姓都记在心里,写在脸上,只要我们的各级干部都能爱人民、为民担当,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他们就会把党和政府当作亲人。”四平市市长石国祥说。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四平市在全方面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坚持发展与富民并重,把“惠及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从做好2011年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百姓承诺的12件实事入手,把民生工程记入心里,抓在手上,落实到一项项具体工作中,真正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确保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全市人民,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开创了四平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强市富民的新局面。

  今年,四平市、区两级领导干部和市直部门,对全市76个社区实行“三位一体”包保,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访贫问苦,排忧解难。据统计,市、区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社区调查与研究指导613人次,联系生活困难家庭458户,帮扶特困学生220名,解决就业33人,为社区协调各类资金149万元。市直包保部门单位领导先后到社区讲党课93次,走访社区老党员、贫困党员169人,发放慰问金5万余元。市直包保部门选派76名干部到社区挂职锻炼,组织机关干部深入社区参加义务劳动107次。

  市、区两级加大投入,用于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小区绿化、巷路修建、水电气改造等。截至目前,已建成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24个,在建14个,购置便民服务车2辆,购买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数码相机、电视机等200余台(部),购买办公桌椅529套,书柜、卷柜80个,图书2400余册,体育器材12套。此外,规划设计了一批高标准社区公共服务用房。铁西区新开工的南河社区、长征社区、地直社区、西园社区4个社区用房,平均每个社区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为建成精品示范社区奠定了基础。

  相关部门积极主动,认真落实扶持社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市内76个社区办公场所全部实现宽带、有线全网接入。为解决好社区工作人员生活待遇偏低问题,从2010年11月开始,市、区两级政府为社区干部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150元;今年1月,再次增加生活补贴200元,社区工作人员收入标准再次上涨超过20%。目前社区主任每月生活补贴已达到1050元,委员达到950元,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

  今年4月,全市社区居委会成功进行了第八次换届选举,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上的能力强、热心社区工作的人当选社区主任、副主任和委员。7月,市政府又公开选聘了82名大学生担任社区助理,招聘了45名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和67名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社区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得到一定的改善,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铁东区万盛社区由四平市农委包保,在采访中,工作人员和居民们高兴地和记者说:“开展‘社区行动计划’真好啊,市农委的领导经常到我们这里,帮我们解决困难,现在社区的环境改善了,居民到社区办事方便了,业余文化活动更丰富了!”

  创业是发展之源、富民之基,是增收的有效途径。四平市按照《“一核三带”富民优先战略纲要》的总体要求,以全民创业、全民兴业为主推力,激发民间蕴藏的创业潜能,全面贯彻实施《吉林省就业促进条例》,巩固发展“大就业、大培训、大和谐”成果,积极落实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等城乡劳动力就业工作,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精心组织公共就业服务系列专项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至10月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7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1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万人,完成年计划110%;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6000人,完成年计划110%。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解决零就业家庭比率达到100%;市本级公益性岗位当年开发496人,公益性岗位人员总量达到2808人,公益性岗位增加21.4%。全市城镇新增创业1.07万人,完成年计划的89.2%,建立省级创业基地3个,完成年计划的100%。到目前,全市县级以上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专场招聘会221场,完成年计划的92%,已创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10个,完成年计划的100%。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4.4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20%,其中,异地转移56.33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34%;全市担保基金到位100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当年发放411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83%,直接带动就业0.48万人。

  今年30岁的吴小平,原为公主岭市朝阳坡镇清水村农民,现为沈阳市耘垦集团公司质量管理总监,去年荣获沈阳市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前不久,被评为沈阳市十佳市民。说起自己的华丽转身,吴小平充满感激地说:“是政府帮我打开了就业大门,为我铺平了人生之路。”

  “安居”才能“乐业”,四平在城市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依照国家和省里的统一部署,深入实施“八路安居”和“暖房子”工程,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实现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住有所居”。四平市的王庆昆今年10月21日从棚户区搬进了新家,他说:“住了40多年的平房,终于住上属于自身个人的楼房了,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快!”像王庆昆这样通过棚户区改造过上安居生活的居民在四平有很多。

  截至目前,全市廉租住房建设总户数6904户,总建筑面积32.06万平方米,总投资49914万元,累计开工户数6096户,累计开工面积28.06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2093万元;棚户区改造完成房屋征收面积45.5万平方米,完成施工面积195万平方米(其中,回迁安置用房施工面积7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2.5亿元;已竣工回迁房屋面积29.8万平方米,安置居民5600户;全市已完工农村泥草房4422套,困难户2036套,在建泥草房3549套,开工率100%。

  改善供暖条件,让市民住上“暖房子”。截至目前,完成供热管线万元,其中,改造一次网31处,二次网更新改造152处;新建换热站14座、换补偿器187台、安阀门26台。对紫气大路、英雄大路、中央路、新华大街、迎宾街主要街路两侧以换热站为单元的楼房实施节约能源改造,共149栋楼,约61.85万平方米,投资1.08亿元。同时,建设了供热信息监管平台和建立了城市困难群体供热保障机制。

  燃气管网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利用2年时间完全解决运行15年以上的135公里管网的腐蚀泄露安全风险隐患问题,全部更换PE燃气管线万元;完成天然气管道建设106公里,投资6380万元。同时,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改扩建工程也在有序的进行。

  去年,四平提出了“城乡面貌三年大改观”的目标,他们以“努力让城镇和乡村居民生活得更美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城乡路网建设,完善交通体系,将四平建成最适宜人居的城市,让城市建设的成果惠及百姓。

  目前,全市已完成铁东一经街、紫气大路中段改造、英雄大街改造、迎宾街改造等道路维修工程40项,维修道路52.8公里,维修道路面积81.6万平方米,翻建排水管线亿元;续建工程三项,完成道路新建4.5公里,道路面积22万平方米,雨水管线公里,污水管线亿元。

  围绕市区通达工程,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增加城市环岛、简易立交桥,加强动态和静态交通管理,争取在两年内,在四平城区形成“中字型”快速路。现已完成铁东一经街、紫气大路中段、英雄大街、迎宾街、中央西路5条街路的快速路改造工程,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记者搭乘一辆出租车,驶上已修整一新的中央西路。“这下好了,路比原先宽了很多,路面也都平坦了,路灯也全是新换的,原来得等好几个绿灯才能过去,现在一个灯就过去了,顺畅!看以后谁还敢说咱四平的马路破,政府真为咱们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啊!”司机袁师傅感叹的说。

  全年道路桥梁新建工程18项,长12.74公里,投资95599万元;农村公路建设完成253.1公里,年底前行政村通柏油路(水泥路)率将达到99%。

  随着经济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以及城乡困难群众的实际生活需要,四平市适时调整低保标准,建立了科学的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为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权益,实行了低保对象备案审批制度,并且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开展了对城乡低保对象的清理核查工作,对全市城乡低保对象进行重新审核认定,重新发证,对不合乎条件的低保对象坚决予以清理。为切实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建立健全了城乡低保督查制度,严格动态管理。同时,根据目前城乡低保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积极探索新的低保管理模式,实现“输血”、“造血”并重施保,对于低保对象采取群众认可推荐,社会公开公示方式予以监督,切实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一笔笔“真金白银”让百姓感受到沉甸甸的“民生分量”。今年,四平城市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每月214元提高到260元,提高了21.5%;农村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每年1200元提高到1360元,提高了13%。截至9月,四平市(含辽河垦区)有城市低保对象26774户37211人,累计发放低保金8330万元。有农村低保对象8646户10670人,累计发放低保金297万元。

  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医疗救助工作。开展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各区分别与医疗救助定点医院签订了协议。投入城市医疗救助资金552万元,救助困难群众患者9485人次;投入农村医疗救助资金180万元,救助10566人次。

  记者走进四平铁东区特困户田秀洁家,她离异、下岗多年,一个人带着女儿靠低保、捡破烂维持生活,虽然家里条件艰苦,但是孩子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在一中名列前茅。“市农委领导多次给我帮助,我们娘俩没有房子,他们就帮着在一中附近租了一处60多平方米的2室1厨楼房,还给购置了液化气灶、液化气罐、家具等生活用品,感谢农委领导的关心和帮助,让我们娘俩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今后一定要好好生活。”田秀洁十分感动地说。

  近年来,四平市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城市到乡村,从广场到社区,努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百姓幸福指数节节攀高。

  老百姓钱袋子鼓了,吃穿不愁了,对文化科技的需求更高了。乡镇综合文化站,便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传播科技文化知识的平台。今年全市乡镇文化站共建设52个,采取中央和省财政联合投资,每个乡镇文化站投入24万元,合计1248万元。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完成,将积极发挥其文化辐射作用,逐步缩小城乡间文化公共服务差距,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使之成为农民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更新观念、发展经济的有效载体,引导农民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有效改善广大农民的精神文明状况,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生活品质,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净化社会环境,加快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

  同时,扶持建设了69个农村文化大院,每个农村大院得到上级以奖代补资金5000元。全市农村文化大院的文化职能将更完善,有利于农民群众农闲时自发地开展文化书屋、秧歌队、二人转等文化活动,吸引更加多的农民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走进梨树县白山乡综合文化站,图书室、阅览室、电子信息服务室、文化活动室、科普宣传室、有线电视播放室样样俱全。“有了文化站,可以看书、下棋、上网,还可以学跳舞、练字,现在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意思。”白山乡友谊村村民蒋力斌说道。通过全力发展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促进了农村社会风气向有利于农村建设的文明方向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是一个城市的血液,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四平市不断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突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水利建设和农村水利建设,以城镇和乡村居民饮水安全为着眼点,打造民生水利工程,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截至10月,全市已全面完成2011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铺设管网总长度132.9公里,累计打井进尺25.45千米。完成投资10220.8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267万元,省投资3513万元,受益群众自筹及以劳折资1440.88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井206处,管网261处,解决了农村居民14.72万人、学校师生2.83万人及4.44万头大牲畜饮水不安全问题。

  “水龙头一拧哗哗哗,安全饮水乐万家!”这是流淌在双辽市农民群众的心里话。“以前喝的都是苦咸水,对身体不好,咱们也没有心思干啥呀!自从通上了自来水,大家伙儿就像换了一个人儿似的,争着抢着发家致富。”新甸村村主任王朝阁说。在这个800户的村子里,商店、饭店、服装店,一家挨着一家儿,初步估计达到187户。像新甸村一样,胜利村和长岭村分别建起了奶牛饲养示范小区。昔日喝沟渠水、脏水的牛羊,如今在享受甘甜的自来水同时,更为人类带来了丰厚的财富。

  四平市以“城乡面貌三年大改观”为目标,以“一核三带”富民优先战略区域为生态建设主战场,以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四绿工程”为载体,努力营造生态屏障,城乡生态环境逐年得到一定的改善提升,为四平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平城区以植树为重点,大力营造“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人居环境。铁西区西南防护林带完成167亩,植树27528棵,投资1587.68万元。已完成市管街路、街头绿地及公园广场绿化补植;开发区大路、东山大街等五条街路绿化改造;迎宾广场——英雄大街——西郊转盘绿化改造;城区东出口的绿化工作已完成,绿化面积15公顷,投资2000万元;南湖路、紫气大路中段、海丰南路及102线(北大桥至北山)苗木移栽。共栽植乔木13630株,灌木1832丛,模纹75436平方米,绿篱1660米,地锦4820米,草坪86856平方米;小区绿化完善提高绿化面积812亩,植树16.2万株;庭院绿化完善提高绿化面积722亩。目前,城区绿化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到42%,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平方米,城市绿化形成了四季有青、三季有花的绿化格局。

  “我从2000年开始就在四平上学,那时四平给我的感觉不像一个城市,楼也不高、街路又窄、风沙还很大,之所以我最后会留在四平工作,是因为四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这几年拿出了很多钱用于城市建设,四平变美、变绿了、变得更适宜人居了,在这个城市生活工作让我感觉很幸福。”在四平工作、家在松原的张女士说。

  教育是民族振兴、事业发展的基石。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既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四平市把提高质量、保障投入、促进公平作为解决民生问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立足点,出实招、下实功、求实效,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民生问题。

  改善农村义务教育条件,大力实施学校的安全工程。对全市中小学校舍进行了逐校逐栋排查,根据排查鉴别判定的结果,编制完成了中小学学校的安全工程三年规划;根据相关要求建立了学校的安全工程档案,做好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强化工程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确保学校的安全工程落实到位,质量达标。今年,全市共维修加固中小学校舍58万平方米,重建中小学校舍40万平方米,现已全部开工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四平市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实施中小学学校的安全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我们要把学校校舍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建筑。”四平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赵青山说。

  授之以渔,惠民利民。一项项新举措,一件件暖人的民生工程,不断的提高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我们始终相信四平继往开来的明天所勾画的“民生蓝图”,必将浓墨重彩,更为可期。

咨询电话
贝博APP体育官网登录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龙口中路75号401房
邮箱:1774098145@qq.com 传真:020-87518458

手机微信扫码
访问微信公众号官网